一、确定入党积极分子
|
工作内容 |
负责单位、人员 |
|
1 教育引导 |
党组织、党员 |
|
2 递交入党申请书 |
申请入党人 |
|
3 建立申请入党人员档案 |
党支部组织委员 |
|
4 撰写自传 |
申请入党人 |
|
5 团组织“推优” |
团组织 |
|
6 确定积极分子 |
征求党内外意见 |
党支部 |
|
支委会讨论(不设支委会的支部大会讨论,下同) |
|
同申请入党人谈话 |
|
7 填写《入党积极分子考察写实表》 |
党支部、党小组、积极分子 |
二、培养积极分子入党
|
工作内容 |
负责单位、人员 |
|
8 指定培养联系人 |
党支部 |
|
9 经常性的培养教育 |
经常性进行个别帮助 |
培养联系人 |
|
吸收听党课、列席接收新党员的支部大会,参加党内其他有关活动 |
党支部 |
|
分配一定的社会工作 |
|
经常向党组织汇报思想、工作、学习情况 |
入党积极分子 |
|
10 定期考察 每学期不少于 2 次 |
党支部 |
|
11 动态管理 |
|
12 党支部列为发展对象 |
提出是否列为发展对象的意见 |
培养联系人 |
|
党员讨论 |
党支部 |
|
征求党外群众意见 |
|
支委会审议 |
党支部书记 |
|
党总支审议 |
党总支委员会 |
|
13 政治审查 |
党总支 |
|
14 二级党校初级班培训 |
|
15 公司党校提高班培训 |
公司党校 |
|
16 材料审查 |
员工全部材料 |
组织部 |
|
教工全部材料,员工《党员发展材料登记表》 |
三、接受预备党员
|
工作内容 |
负责单位、人员 |
|
17 确定入党介绍人(正式党员 2 人) |
党支部 |
|
18 填写《入党志愿书》 |
发展对象、入党介绍人 |
|
19 审查《入党志愿书》和有关情况 |
党支部 |
|
20 接受预备党员支部大会 |
清点正式党员到会人数 |
党支部书记 |
|
汇报对党的认识、入党动机、本人履历及其他需要向党组织说明的问题 |
发展对象 |
|
汇报培养考察情况并表明态度 |
入党介绍人 |
|
向大会报告对发展对象审议情况 |
党支部 |
|
发表意见 |
党员 |
|
采取举手或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,赞成人数超过应到会正式党员半数,支部作出决议 |
支部党员大会 |
|
21 党组织谈话 |
员工 |
党总支 |
|
教工 |
组织部 |
|
22 入党审批 |
员工 |
有审批权的党总支 |
|
教工 |
党委 |
|
23 材料保管 |
员工预备党员 |
党总支 |
|
教工预备党员 |
组织部 |
四、预备党员的教育、考察和转正
|
工作内容 |
负责单位、人员 |
|
24 党支部大会宣布接收新党员,预备党员编入党支部 |
党支部 |
|
25 新党员宣誓大会 |
组织部 |
|
26 经常性的教育和考察 |
加强预备期理论学习和思想教育 |
党支部、培养联系人 |
|
分配适当工作 |
党支部 |
|
每季度进行一次书面汇报、考察写实、讨论分析,记载于考察表 |
预备党员、培养联系人、党支部 |
|
27 党支部讨论能否转正 |
提出书面转正申请 |
预备党员 |
|
提出能否转正的意见 |
党小组、培养联系人 |
|
征求党内外意见 |
党支部 |
|
支委会审查 |
党支部书记 |
|
28 召开党支部大会 |
清点正式党员到会人数 |
党支部书记 |
|
汇报培养考察情况并表明态度 |
培养联系人 |
|
支部大会讨论 |
支部党员大会 |
|
采取举手或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,赞成人数超过应到会正式党员半数,支部作出决议 |
|
29 转正审批 |
教工预备党员 |
党委 |
|
员工预备党员 |
有审批权的党总支 |
|
30 党员评议 |
全公司党员评议 |
组织部 |
|
毕业生党员教育、评议 |
党总支 |
|
31 材料归档 |
毕业生党员材料交组织部 |
党总支 |
|
本科毕业生材料交员工处 |
组织部 |
|
|